BG大游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底蕴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彰显着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表明党的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为新时代学校涵育文化自信、勇担时代使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我文化的群体性认同和心理情感,是一种整体性积极文化心态的呈现与反映。新时代文化自信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内嵌着指导思想自信、文化根脉自信BG大游、文化传承自信和文化共识自信多个层面,彰显了对新时代卓越成就的文化诉求和价值表达。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文化自信的旗帜和灵魂。中国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面对各类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需要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多元文化侵蚀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新时代涵育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和培育指导思想的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正确的道路前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BG大游。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重点在于持续加强对习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教育和传播,从新思想新观点中汲取创新智慧和理论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根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指向未来发展的基石。习文化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汲取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智慧和时代价值。我们“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1]文化根脉自信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自信,更是对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自信。
新时代涵育文化自信,必须秉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持以“两个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有效传承和科学吸收,将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当代中国发展相协调,进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文化条件,提供丰沛的精神资源。
革命文化是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形态,是构筑中华文化的红色基因,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和政治底色,蕴含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品格。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武器和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涵育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
新时代涵育文化自信,需要坚持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既要注重运用革命文化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的作用,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入血脉、滋养精神,有效夯实涵育文化自信的红色基石;又要注重在伟大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不断提升革命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文化自信的思想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社会评判善恶美丑、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着质的规定性功能。
新时代涵育文化自信,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实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着力推动“三个融入”的系统性、联动性、协同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制度化、常态化、生活化,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场景、生产实践和思想氛围中自主体悟、自觉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凝心聚力推进文化自觉的价值共识。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新时代涵育文化自信,还要增强文化互鉴自信。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着力“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民族”,[2]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积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共识、汲取营养,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
新时代涵育文化自信与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密切相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等多元共生的文化冲突、矛盾现象日益突出,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认知、文化鉴别、文化认同的状况与能力,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习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学校是创新传承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主战场BG大游、主阵地,涵育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大职责和历史使命。
涵育文化自信是应对多元文化激荡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关键。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力量分化组合,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文化产品、网络游戏、新兴媒体等文化手段,对我国进行持续渗透,企图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因此,要加强对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以正确的思想引领学生,以主流价值涵育德行,使其树立科学健康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断提升多元文化辨识力和抵御力。
涵育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之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中认识中国,才能更好理解中国。涵育文化自信要求培育广大学生准确认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提升深度认同,增强历史自觉,守正创新、锐意进取。
涵育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鲜活表达,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丰富资源。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目标实现的内嵌心态和价值内核。只有不断涵育文化自信,才能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基础教育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具有基础性和奠定性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核,根据各学段学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持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家国情怀、审美情操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日复一日的文化熏陶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操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成长,避免活动流于形式、不接地气。
要善于发挥大思政课的协同育人作用,搭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通的文化育人体系BG大游,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问题探究中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强化使命担当。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命题。涵育文化自信是对人的思想观念的精神塑造,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工程,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任务。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涵育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涵育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这决定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教育要主动对标党和国家对人才发展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格局的战略型人才。
“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3]涵育文化自信,学校教育应把“固根基、扬优势”与“补短板、强弱项”有机结合,以系统性、全局性思维守好文化传承主阵地,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
涵育文化自信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树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信心,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启智润心,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学风和校风。努力把学校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涵育文化自信需要注重对社会文化资源和社会教育力量整体性的运用和调配。要充分运用各地各校历史文化特色、各类文化阵地,构建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社会实践、虚拟体验“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内课外的文化体验中感悟文化精神。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方面,要加强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师资队伍的培养和选拔,做好顶层设计,加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健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推动项目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使涵育文化自信教育规范化、常态化,以多学科和制度化建设将工作做深做实、落地见效。
新时代学校教育要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育人导向,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识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内嵌于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与养成过程。学校涵育文化自信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具备学段意识,尊重教育规律,以科学合理的教育设计和教学内容,促进各学段文化自信教育的合理进阶和有效衔接,提升育人实效。
具体来说,学前教育阶段可采取情感熏陶、示范引领等方式,选取幼儿容易理解和喜爱的小故事、卡通图画、视频影像等教育素材,引导学生产生初步认知和情感共鸣。义务教育阶段通过知识讲授、案例呈现、情境体验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华文明的有力推动和累累硕果,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普通高中和大学教育阶段注重理论研讨、价值分辨和实践锻炼,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自觉拥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社会思潮具有敏锐度、辨识力,学会用习文化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在学校教育中坚定和涵育文化自信,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精神力量。要全面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为有效载体,加速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文化相通、精神相通。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着重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和时代价值,运用多种载体、多样方法开展教育。要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探索革命文化教育改革创新,优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效运用红色资源,用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夯实信仰的力量。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体现和反映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BG大游、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在学科教育中及时呈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发展、新成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本文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1JDSZKZ07)阶段性成果
[1]习.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N].人民日报,2021-12-15.
[2]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
(作者刘娜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俏俏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