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刘远杰: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逻辑
发布时间:2024-02-27 05:28:52

  BG大游文化逻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深层逻辑,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密切关联,二者系统推进,构成辩证统一的历史进程。习始终坚持将教育发展与文化建设作为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两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发表了系列重要教育论述,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文化思想,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文化逻辑,本质正在于以习文化思想引领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形成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合力,共同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构建起一个结构完整的强国战略体系。其中,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章论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突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优先战略地位BG大游。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专章论述,鲜明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计划,文化繁荣发展成为新时代重大任务。显然,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

  中国已完成教育大国建设,正在加快迈向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历史新征程。我国教育从“大”到“强”的历史转向,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从完成了硬指标、实现了硬实力的外延式教育发展阶段,迈向软指标、软实力建设的内涵式、高质量教育发展阶段。教育强国建设从根本上是看教育能否聚焦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习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BG大游,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1]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完成好这个核心课题,要以丰裕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基础,同时也必须立足自身优秀文化土壤与富足美好的精神文明。进入教育强国建设新阶段,实质是要把教育的文化基础建设提到优先位置,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基,扎实凝聚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软实力,以璀璨的中华文明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是互为一体的关系,生动表明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以文化强国建设为基础,文化强国建设要为教育强国建设源源不断提供精神动力、价值体系与文化资源,赋予教育强国建设以磅礴的精神力量,确保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文化价值方向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科学性、文化生态的秩序性与生动性、文化发展的传承性与创新性。只有以文化强国建设为依托,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教育强国建设才会有深厚文化基础和科学文化方向,才能够真正超越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渗透与霸权的文化逻辑,展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文化本真与文化风格。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2035年国家总体目标时,明确提出:“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3]这一表述以“建成教育强国”开头,以“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结尾,鲜明体现教育发展与文化繁荣、教育强国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之间的重要逻辑关联,深刻表明教育强国建设是文化繁荣、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引擎。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机制,教育兴则文化兴,教育强则文化强,教育进步则文明进步,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是文化进步的基本规律。中华五千年优秀文明之所以展现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突出特性,[4]背后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正在于国家教育的持续赋能。

  文化强国建设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体包括五项重要内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则聚焦“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不断增强”。[5]这在事实上指明了文化强国战略的目标框架和价值体系,归根到底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突出价值观、精神力、道德品质、认同感等软文化的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6]在此意义上,教育“强”的衡量标准可视为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步的能力,核心标志是立德树人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质量。

  习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生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沃土之上的文化新生命,构成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它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7]也必将成为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引领,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以磅礴的文化力量。

  在培养人的意义上,教育强国战略的本质追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推动文明进步的意义上,教育强国战略的根本旨归在于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历史阶段,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这意味着,教育强国建设要以习文化思想为引领,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价值目标,形成统一的文化发展方向。

  教育强国的首要文化标识在于:凝聚形成一种先进的国家价值和纯正的民族精神,它对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起到价值规范、统一思想、道德塑造和精神引领的作用,使教育变革与发展能够在国家和民族的意义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习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8],教育强国建设正是要以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价值目标,使之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价值与现代先进价值的融合性淬炼,既深刻体现文化价值的中国特色,又充分彰显文化价值的现代科学性;既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也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强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因为这足以表明现代中国教育始终坚定不移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光明道路上。

  习文化思想是文化自信的结果,也是文化自信的标志。“习文化思想的核心关切,是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9],习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BG大游、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0]文化自信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坚定的文化认同,既富有文化认识论和文化发展方法论的理性精神,又充满历史敬畏。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

  以习文化思想为指引,教育强国建设首先应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力,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主体性,确保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文化统一性和历史延续性。“树立和坚定建设教育强国的文化自信,要唤醒文化自觉,开展文化自省,促进文化自强,增强文化担当”,[11]同时也要进行文化批判,矫正不良的、落后的文化,净化教育文化环境,坚持中国特色教育文化建设的守正创新与兼容并包。习文化思想引领下的教育强国建设,一方面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价值与内容的深厚源泉,坚持把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教育文化精神与目标方向的主导;另一方面要自觉树立中华优秀教育传统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自信,增强中国特色教育文化认同和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历史认同。特别是要对自现代以来由中国领导广大人民创造的现代中国教育文明保持高度自信,[12]现代中国教育变革、创新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既是一种新教育文明创造,也是中国国家教育秩序的特色化与现代化重塑,彰显出历史传承性、时代先进性和现代超越性,构成了现代世界教育文明格局的重要坐标,感召和引领着世界教育文明的进步。

  习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和科学行动指南。教育强国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知识生产创造的意义上,教育强国战略的本质即为强文化实践活动。作为文化实践的教育强国建设,当然要以习文化思想为指导,习文化思想为教育强国的文化实践指明了理论方向、价值目标、方法逻辑与行动原则。

  作为文化实践的教育强国建设,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性文化价值目标,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追求,不断增强教育强国的文化功能,释放教育强国的文明意义,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精神品质和文明素养。二是要自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全面迈向精神与价值体系的现代文化知识生产,不断为全体社会提供向善、向美、向真的文化形式和知识体系。三是要在根本制度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意识形态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文化实践范式,彰显教育强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性格与气度,形成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文化为中心兼容世界不同教育文化的教育格局,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富有秩序感,同时又充满无限文化活力。

  习文化思想明体达用BG大游、体用贯通,是一个意涵丰富、结构完整的原创性科学理论体系,必将在中国大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中广泛传播BG大游,润泽人民心灵,化育人民品格,启发人民智慧,推动文明进步。习文化思想又是一个开放包容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思想体系,需要在时代进程和实践改革创新中不断汲取新的文化养分、凝结新的文化成果,因而必然要求形成习文化思想发展的稳定动力机制。这赋予了教育强国建设新的文化使命: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体系、阐释转化习文化思想理论内涵和增强扩大习文化思想时代力量。

  习文化思想体系意涵丰富而深刻,富有文化建设发展的价值论意义、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在文化价值论意义上,习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科学、逻辑、生动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之后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生命所具有的巨大时代价值。习文化思想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文化价值方向,极力推动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和兼容并包,构建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新时代文明格局。在本体论意义上,习文化思想作为一种崭新的先进文化成果、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科学观点的集合,天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逐渐被历史、理论和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先进思想和意识形态,散发着无限的政治力量、道德力量、精神力量和知识力量。在方法论意义上,习文化思想内含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建设与发展、文明和谐与进步的方法论体系,比如贯穿在习文化思想中的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守正创新、坚持开放包容、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

  在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的价值论意义上,教育强国建设的全部历史进程可概括为助力铸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和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唯有坚持贯彻落实好习文化思想的丰富意义体系,方能真正推动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的一体化进程,进而以教育强国之力在创造人类教育文明新形态的同时赋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整体性构建。在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的本体论意义上,意味着教育强国必须把习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与教育价值,建构习文化思想教育内容体系、价值谱系和目标框架,更好地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正如有研究者所认为的,“习文化思想”的“文化”概念突出的是“宣传思想文化”,[13]

  据此而言,教育强国在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意义体系时,需要更加凸显大思政教育的优先性和重要性,使之更充分更有力地转化为人民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品格。大思政课应贯穿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过程之中,使习文化思想内化为一种教育文化氛围,在充满活力的教育实践中充盈着习文化思想的魅力,习文化思想的意义体系无形中成为教育意义的内在构成。在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的方法论意义上,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以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认识中国教育的历史传统,把中国教育放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世界文明史和中西文明互动的全球史当中加以把握和定位。建设教育强国,在文明意义上就是要创造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文明和教育文明新样态,这必然要求做到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系统推进和胸怀天下。这样的教育文明和文化,既要彰显中华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的现代魅力,赓续中华教育传统的优良基因,使现代中国教育与古代中国教育构成文化上的一脉相承,同时又要凸显中国教育的现代性,确保中国教育的时代超越性、世界先进性和未来可持续性。

  习文化思想深刻阐释了中华文化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现代文化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它是习立足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伟大历史进程,在长期工作、广泛考察与深入研究的躬耕实践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总结、提炼和升华出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具有鲜明的新文化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习文化思想属于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文化发展经验,进而把中国文化发展经验提升为中国文化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不仅展现出理论创新与构建的科学方法论,同时也体现了高位严谨的理论思维,象征着党的理论水平和理论思维的新高度与新境界。新时代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使命就是要全面阐释好习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将习文化思想所蕴含的理论构建方法、理论创新思维、理论发展原则、理论科学内涵等,充分转化为现代教育理论创新、中国教育学体系与中国自主性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遵循。

  同时必须认识到,习文化思想辩证发展而充满活力,是一个不断展开、开放的理论体系。思想发展和理论创新,源自人类永不停息的实践探索与历史运动。习文化思想必然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及世界文明风云诡谲的历史大潮流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葆理论的生命力、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教育强国建设要把阐述和丰富习文化思想作为衡量教育发展质量和进步水平的重要尺度,坚持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实践中,不断总结文化创新与知识生产规律、教育文化与文明发展规律、以文化人育人规律,深入研究人民对于美好精神生活诉求的变化,持续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教育经验、把中国教育经验提升为中国教育理论,丰富习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推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作为根本文化使命,培育好中华文明的传承人和中华文化的创新者,增强人民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人的美好文化生命创造进程展现习文化思想活力。

  习文化思想是时代文化正能量的聚合,充分释放出和发挥好习文化思想能量,无疑是对习文化思想的最好贯彻与落实。“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要内化于人民群众日常的思维、行动之中才能更具实际意义”。[14]文化思想只有真正深刻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文明进步,才能彰显理论力量和思想魅力。立足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历史主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严峻的生态危机、武力威胁、文化霸权、文明冲突、零和博弈等时代挑战,当前最为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正是要推进习文化思想深入实践和生活,增强习文化思想引领时代进步、化解时代难题的理论力量。习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文化之问、世界文化之问和时代文化之问,习文化思想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习文化思想不仅深刻影响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也为丰富现代人类精神生活和世界文明进步贡献出独特智慧。

  以教育强国建设不断增强和扩大习文化思想的时代力量,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在各级各类教育、不同地域和环境的教育实践中,广泛深植习文化思想,发挥好习文化思想指导教育创新的文化功能和理论力量。不同的教育类型、教育形式和教育活动立足具体教育实际,坚持将习文化思想转化为人民易学、易懂的话语体系与叙事方式,转化为人民易知、易行的道德原则、实践方法或文明素养,形成习文化思想在教育体系与实践中的深入转化与高质量传播。为了向世界全面而准确地呈现习文化思想,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生动故事,特别是传播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伟大成就的时代声音,让不同国家的人民真正了解、理解习文化思想和中华现代文明所蕴含的文明价值理念,形成尊重和认同中华优秀文明的世界风气,推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包容共生。在此意义上,教育强国战略是一种文化与文明战略,目的就是要通过强劲的国家教育力量,塑造出中国在现代世界的文明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只有确立文化主体性,彰显文化先进性,创造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教育强国战略的根本文化逻辑。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教育变革的文化基因研究”(CAA200237)的阶段性成果

  [1]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J].旗帜,2023(6):8-9.

  [2] [3] [4]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5]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7] [13]张国祚.习文化思想是具有原创性的科学体系

  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42.[9]高翔.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J].求是,2023(

  ).[10]习.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以教育强国建设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家学者谈学习贯彻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23-06-05.[12]刘远杰

  重塑国家教育秩序——历史大变局中的中国教育文明[J].教育研究,2023(

  ):55-67.[14]韩喜平,杨羽川.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2023(

  ).(刘远杰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副教授,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人民教育》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