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2023年9月9日,习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广大教师担当强国建设使命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牢记初心使命,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不断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
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和教育理念的赓续发展,是党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铸造的精神品格。对于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BG大游,习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凝练和阐释,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逻辑严密、内在统一,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内在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个人私利,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事业的精神境界。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放在教育家精神的首位,体现了对教师理想信念要求的新高度,对筑牢教师信仰之基的新标准。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教育工作者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应始终将师德师风根植于教育家精神追求之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这是教育家精神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内核。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等观点。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智慧的继承,也与现代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强师应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制订教学计划,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礼记》中“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强调的是持续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勤奋学习,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BG大游,从而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不仅体现了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更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的体现。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是每一位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礼记》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正体现了这种崇高的教育理念,强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敬业乐教、关爱学生,甘为人梯、大公无私,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传承BG大游。《礼记·学记》开篇即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论语》中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师作为“化民成俗”的主要承担者,应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品质,关注整个社会、国家和人类的福祉。新时代的教师要胸怀天下,彰显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新时代的教师要与党同行、与中华民族共命运,拥有立志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情怀。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这三者中,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教育在整个国家战略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内核,必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需要。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BG大游、完善的制度保证,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引擎。教育家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力量源泉。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支持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二十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明确了相关重点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将教育家精神与教育改革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教育战线的创新创造热情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在党的百年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涌现出卫兴华、高铭暄、黄大年、卢永根、张桂梅等众多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用一生至诚至真的执着行动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以他们为榜样,继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全面提升能力素质,努力成为党和人民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正式提出,为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躬耕教坛、教书育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矢志追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锤炼师德师风。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熔铸了历代师者的精神品格,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教育有关思想的精华,赓续一代代教育家的精神风范、崇高品德、价值信仰,将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有机结合,涵养为人师者的仁爱之心,传承甘为人梯、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真正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提升专业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投身科学探索事业BG大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刻苦钻研、锐意创新,不断提升传道授业解惑能力。要始终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累教育教学智慧,在潜心教书育人、勇攀学术高峰、弘扬人间正道上彰显担当、展现作为,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有用人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