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近年来,保山市全面推行市BG大游、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教育和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教育述职评议制度,把教育作为为民办事解难题的重中之重,形成大抓狠抓长抓教育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在教育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加充实。
2023年以来,保山市迅速贯彻落实省委“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的工作要求,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四级书记”当好“施工队长”“编外校长”,带头挂钩联系学校,全面落实“三级书记”抓教育述职评议BG大游、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评价、督查问效等制度。
保山市隆阳区围绕“区级掌好舵,乡级履好职,村级办好事”的要求,建立了校长选任、教师调动、学生就读、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等关键性机制,改变过去校长选拔、教师流动、学生就学凭人情拼关系的风气,从体制机制上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BG大游。
在乡镇、行政村,重教兴学的乡风民风成了新风尚。不久前,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顺利完成了全乡5个村小的撤并工作,19个村14个校点实现了集中办学,校点优化后,全乡教学成绩得到大幅提升。此外,瓦房乡党委通过教育发展公益协会,给全乡19名考取一本院校的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并对7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育环境优先构建的发展理念在瓦房乡落地落实。
在距离保山城区60多公里外的丙麻乡小寨村,乡、村两级党委通过挂钩联系学校、到校到户走访等形式开展宣传引导,将尊师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根植于群众心间。如今,一座村民自发集资建设的“孔子书院”在小寨村投入使用,定期开展的读书活动让当地师生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在保山,各级书记扛起了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部门、县区、学校、村寨,召开座谈会,真正查明了实情、听到了意见、找准了症结,直击痛点、破解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增强了信心。
下午3时,隆阳区幼儿园象山分园里,刚结束午睡的孩子们走出教室,在总面积12000平方米的园区内开始了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
如今的象山分园,之前是隆阳区政府的办公点。为了解决保山中心城区适龄幼儿入园人数与学位比例失衡的矛盾,区委、区政府以“腾地儿”新建幼儿园的方式打响了保山学前教育改革的“第一枪”,通过整合校点、民办转公办、实施中心城区建设项目等举措,使城区幼儿园公办学位占比从27.5%提升至53.9%,从根本上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在2021年以前,保山市城南片区的群众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由于办学质量下滑,城南片区兰城中心学校管辖下的4所小学陆续出现招生难BG大游、学生流失的情况,造成了当地择校热、“大班额”、入学难等问题。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决定撤并原兰城中心学校辖区内的4所小学,投资打造保山市永昌教育集团兰城校区。同时,以永昌小学为牵头学校、兰城校区为成员校,实行一体化管理。目前,学校最大招生规模达到48个班级,可满足2160名学生入学就读,有效解决了兰城街道12个社区的片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经商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
2021年以来,保山市每年安排2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教育发展,2021年和2022年全市教育支出分别达47.1亿元、4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均在20%以上。通过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重点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特别是城乡接合部,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得到解决;在中心城区幼儿园和小学推行集团化办学,把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配对重组,实现优质教育“聚变效应”;优化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增加城区学位供给,高中学位紧缺得到缓解。2021年以来,全市撤并学校111所BG大游、教学点15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8所、小学143所、中学26所,市级无偿划拨土地148.74亩,支持中心城区教育振兴项目建设,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新增公办学位29391个。
教育既是民生工程、希望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战略工程,抓教育是人民群众最期盼、最支持、最认可的事。保山市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用心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记者 陈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