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2021年河南开封十大教育新闻、十大体育新闻回眸
发布时间:2023-08-23 11:41:53

  BG大游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开封市教体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是砥砺奋进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市教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体系统坚持“1543”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凭着只争朝夕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敢为人先的闯劲BG大游、拼搏进取的干劲,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了开封教体事业谋新篇、迈大步、上台阶、出新彩,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秀业绩向中国成立100周年献礼。

  2021年,在全市“五个重大”评比和月度奖励评比(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月例会点评)中,市教体局在市直单位中全年保持名列前茅,荣获2020年度完成综合责任目标优秀单位、2021年度上半年综合考核标兵单位称号。由于在教育教学及全市中心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市教体局分获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市教体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体教融合和“双减”工作经验通过专报形式在全省印发,并上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部,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开封模式”“开封经验”屡屡被树为全省标杆,名扬全国……

  站在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让我们回顾2021年开封教育体育工作中难忘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和动人故事,感受开封教体人奋力追梦的初心与情怀!

  2021年,全市教体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思政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为师生讲思政课的常态化机制。市委书记高建军、市长李湘豫等市级领导干部,分别走进我市大中小学校,为师生带去生动深刻的思政课,一起追忆党的光辉历史,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带领广大师生从中涵养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教体系统着眼“规划引领、资源整合、学习实效、入脑入心”四个聚焦,发挥局党组“领头雁”、学校班子“桥头堡”、党员教师“先锋队”、青少年“主力军”四个作用,抓实理论宣讲、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组织生活等环节,全面推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市教体局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新理念、推动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学校招生招教、中招体育实验考试、全民健身活动等工作中深入调研、主动服务,以扎实的解民忧、纾民困工作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群众办实事、为师生办实事,增强广大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意义重大,是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市领导进校园讲思政课,给孩子们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紧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1年我市参加高考的考生有44932人,面对政治大年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形势,市教育系统会同各普通高考招委会成员单位,上下同心、齐抓共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全力筹备高考各项组织工作,有力地保障了2021年高考平安、平稳、有序、顺利进行,这也是我市连续第六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尤为可喜的是,经过近几年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市考生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彻底打赢翻身仗BG大游。不仅开封高中两位文理科考生表现卓越,摘得全省文理科桂冠,全市整体成绩也迈上了新台阶,前所未有的佳绩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高考事关千家万户利益和社会公平底线,被称为“天下第一大考”。连续第六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并且实现高考成绩的新突破,让开封继续在全省招生考试工作中保持标杆地位,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付出,也是我市近年来围绕“1543”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出的硕果。

  2021年,我市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已完成65个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学期开学,郑开同城示范区小学、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附属小学、金明实验小学西校区、自贸区实验小学、河大附属中学西校区、集英小学新校区等一大批新建中小学投入使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学位供给持续增加。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培训教师3.3万人次,计划补充中小学教师2953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双减”政策落地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部门加强“五项管理”,在减轻作业负担方面实行“三提”,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BG大游、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作业管理水平,确保教师在学校教足教好、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在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方面,通过专项整治摸排校外培训机构,公布黑白名单3批,累计压减培训机构156家,初步解决了培训机构过多过滥问题。此外,通过建立综合管理平台破解预收费及培训内容监管难题,为校外培训戴上了“紧箍咒”。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脱贫户学生实现零辍学。全市资助学生25.24万人次,资助金额1.56亿元,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顺利通过国家、省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评估考核。

  新建改建一大批中小学幼儿园,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招教补充机制,为教师队伍增添新活力;课后服务、“五项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三管齐下,出实招、减真负;为困难家庭孩子上学做好兜底保障。

  新闻回放2021年,开封市教育体育局在国家关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及省厅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探索做好家庭教育的方法措施,稳步实施《开封市中小学校家校共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扎实推进家庭教育“五化”建设,与北京三宽教育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动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签约学校256所,有序组织中小学家长开展课程学习,基本实现城区和部分县区家长学校全覆盖,全方位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在2021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家长大会上,我市被国家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评为全国“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区,12所学校被评为“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校,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娄和彦在大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介绍开封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得到了教育部关工委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与会代表的肯定和好评。

  我市教体系统把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和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作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家庭美德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特色化建设,家校社三方形成合力,共促开封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1年10月13日,开封青年海归教师刘欣为宣传菊花文化节,自制英语音乐视频《千年古城我的家》上传国内外视频网站引发网友关注。2021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了刘欣投身家乡教育事业并通过带领学生录制英语视频节目宣传开封历史文化的故事。2021年11月22日晚,一女子在路边突发疾病失去意识并暂停呼吸。河大附中高二学生丁俊儒、郭昱宽见义勇为,对晕厥女子进行紧急心肺复苏,施救成功。两位学生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并入选开封好人榜,被央视、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百余家媒体报道。2021年12月5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三学生刘浩与陈玉龙勇救落水小女孩,被救小女孩抱住两位学子致谢的画面刷爆朋友圈。2021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抱抱哥哥,谢谢你们救了我!》,对此事进行报道。

  开封师生的优秀事迹频频登上《人民日报》和央视等重量级媒体,既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树立了开封文明、温暖的城市形象,也彰显了我市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结出的丰硕成果。

  在2021年9月10日举行的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高建军郑重宣布,将送出十个“教育大礼包”,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个“教育大礼包”是指由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教育系统办实事的十项措施》,包括出台惠师政策、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畅通人才引进通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开展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出台地方政府奖学金制度、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10个大项、40个小项具体内容。每件实事都经过充分调研,有具体目标、有实施路径、有责任部门、有经费保障,实实在在回应了广大教师和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教育体育民生热点、难点。

  继2019年全市教育大会首次送出十个“教育大礼包”之后,2021年教师节十个“教育大礼包”再次闪亮登场。这是我市为广大师生家长解难题、办实事,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的具体实践,显示了开封在政策、资金、环境、待遇等方面为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坚强要素保障,推动教体事业发展走在全省第一方阵的决心和信心。

  2021年5月,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开封市教体局出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同时指导各县区根据各自实际有序推进此项工作,加快了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提质扩面。截至目前,开封市包括各县区已成立各类教育集团共50个,涵盖188所中小学,占比23.29%,涉及中小学生143642人、教师9194人。集团化办学实施以来成效初显,名校良好的社会声誉、优秀的办学理念、名师注入带来的辐射效应,使得部分集团内薄弱学校2021年的招生数量和生源结构等方面相比往年都有了根本性变化,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BG大游。

  集团化办学改革通过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建立科学的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价制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高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开封路径”。

  2021年3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成功转设为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新征86.67公顷地筹建新校区。2021年9月,我市出台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7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入选省“双高”立项建设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市校合作硕果累累。2021年6月成功举办全市首届“中原人才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和职教活动周;全市中职招生完成比例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10月在全省中职教育技能大赛上,我市获奖148个,一等奖获奖率较去年提高50%。2021年11月21日,河南开封全民终身学习系列直播活动正式开启。万余场直播浏览量过亿,掀起网络时代“云学习”新潮。2021年11月23日,开封市人民政府印发《开封市职业教育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1年12月16日,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开封圆满举行,百万网民通过“线上+线下”同上一堂宋文化课。同日,开封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原科教城项目在开封签约,项目总占地408.33公顷,首批总投资额157亿元,首批签约17个院校、医院、产业项目,为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新引擎。

  2021年,我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齐头并进,实现新跨越。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勇于创新实践,全力打造职业教育“开封高地”,在推进“人人持证BG大游、技能河南”建设的征途上,书写了开封职教人的出彩奋进新篇章。

  2021年教师节前夕,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55个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我市的朱美琳家庭等5个家庭光荣上榜。其中,朱美琳家庭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审核认定,并荣获全国首批教育世家称号,百岁老教师朱美琳荣登中国好人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和河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经各地各校遴选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审核评议和网上公示等程序,综合考虑推荐对象的思想政治、师德表现和工作实绩以及推荐家庭的传承性、典型性、示范性,突出坚守教学一线和接力奉献精神,最终,55个家庭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其中,我市上榜的5个家庭为:市一师附小的朱美琳家庭、河南大学的孟骞家庭、河南大学的郭闰家庭、市信息工程学校的郭石榜家庭和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的程远鹏家庭。

  朱美琳家庭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世家,我市5个家庭入选省首批教育世家,充分体现了开封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以及开封教育人矢志耕耘、将教育初心代代相传的育人情怀。通过开展教育世家学习评选宣传活动,进一步在全市营造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自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启动新一轮支教援疆工作以来,截至2021年,开封市已经精心遴选5批共51位优秀骨干教师赴疆支教。开封教师在援疆支教过程中,克服气候环境等困难,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民族团结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11月,一封来自新疆哈密的感谢信和一面鲜红的锦旗飞越千山万水,寄到开封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娄和彦手中。信中不仅传递了我市援疆教师在当地的工作生活情况,还表达了新疆当地师生群众对我市选派优秀教师援疆的诚挚谢意。我市援疆团队教师以良好的业务素质积极为新疆当地教育改革发展出谋划策,给学校带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批批开封援疆教师把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和敬业奉献的育人理念带到遥远的边疆,为当地学校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以不变的教育情怀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构筑了中原人民与新疆人民的连心桥,把最美的教育诗篇写在天山脚下,彰显了开封教育人的初心与担当。

  2021年,是开封足球的高光之年。2021年6月18日下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开封)”正式揭牌,全国首个新型足球学校落户开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暨新型足球学校建设现场交流活动在开封举行,“开封模式”名扬全国。2021年6月,开封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1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之一,开封再一次因足球荣登“国字号”。2021年7月13日,在青岛举行的全国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对开封市促进足球振兴、建设足球强市以及体教融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委书记高建军代表开封作题为《办好“实验田”点亮“满天星”打造全国首个“新型足球学校”》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这也是全国唯一的省辖市市委负责同志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足球振兴梦可期,满天星光映古城。我市实施足球振兴战略以来,市教体局绘蓝图、建机制、打基础,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走出了一条具有开封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不仅让校园足球这一古城的“金名片”更加闪亮,还成功开发出了校园足球“试验田”和“样板间”。

  2021年7月13日,全国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在讲话中对开封市促进足球振兴、建设足球强市以及体教融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委书记高建军出席会议并代表开封作题为《办好“实验田”点亮“满天星”打造全国首个“新型足球学校”》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介绍了开封市促进足球振兴、建设足球强市以及体教融合工作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这也是全国唯一的省辖市市委负责同志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开封市促进足球振兴、建设足球强市以及体教融合工作的先进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和点赞。

  目前,我市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0所,未来3年将有100所以上。同时,积极将足球运动向幼儿延伸,3年内使我市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达到50所,逐步形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学段校园足球发展体系。“新型足球学校”的1个总营和13个分营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国校足办选配的一名欧足联高水平教练和省内选拔产生的30多名教练、13个年龄组的近300名营员已进入常态化训练和竞赛。

  开封作为全国唯一的省辖市代表,在全国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上介绍体教融合典型经验,是开封近年来积极开展体教融合探索实践的成果,为全国体教融合工作提供了开封样本,贡献出开封智慧。

  2021“文投杯”开封第一届中国围棋国手赛由中国围棋协会、河南省体育局、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围棋协会、开封市教育体育局承办,开封市围棋协会、开封市教育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协办,2021年10月7日在我市开幕。这是开封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围棋职业赛事,为中国围棋赛事体系填补了一个空白,成为国内目前五大头衔战之一,在中国围棋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比赛吸引了14位世界冠军和18位职业九段棋手参加。2021年12月12日,九段棋手丁浩战胜了“八冠王”柯洁夺得冠军,比赛圆满收官。近年来,开封先后成功举办“农行杯”围棋国手邀请赛、“文投杯”开封第一届中国围棋国手赛、两宋论坛围棋邀请赛。在第34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中,开封联通汴梁晚报队夺得团体冠军。2021年全国围棋之乡联赛,开封队首次出征顺利出线。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业余围棋赛事——第35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将于2022年在开封举行。高水平围棋赛事,正在成为开封围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群星闪耀,纹枰论道。如此高规格的重大围棋赛事在开封圆满举行,充分证明了开封围棋巨大的影响力,也极大地助力了开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进一步提升了开封的文化体育软实力。

  2021年10月3日,河南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于在新乡市一中实验学校胜利闭幕,开封高中男子足球队勇夺高中男子组亚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代表我市参赛的6支球队全部进入八强,其中,河大附中高中女子足球队荣获第五名,示范区杏花营小学男子足球队、顺河回族区汴京路小学女子足球队、市33中学初中男子足球队、市27中学初中女子足球队均获得2021年河南省“省长杯”校园足球比赛一等奖。

  “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为我省最高规格的校园足球赛事,由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主办,共有来自18个市的131支球队分别参与8个组别的角逐。开封高中代表队获得本年度“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亚军,实现我市高中男子代表队在“省长杯”足球比赛中的成绩突破。作为“省长杯”最高组别的赛事,高中男子组比赛对球队技术战术水平要求很高,竞争也尤为激烈。自2015年开始举办以来,我市高中男子代表队始终止步于八强,此次获得亚军,是可喜的新突破。

  “省长杯”联赛是“满天星”训练营和新型足校落户开封后,我市校园足球首次出战的高水平大型赛事,6支球队全部进入八强并斩获高中男子组亚军,成绩喜人,充分体现了“满天星”训练营给开封校园足球带来的新变化。

  2021年11月13日,市集英中学和市三十三中成为我市第一批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校园体育场地。2021年11月24日,又有13所学校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地,使得我市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达到15所。校园体育场地免费开放,点燃了群众运动健身的热情。仅开放后第一个双休日,就有1300多人次走进市集英中学运动健身。曾经大门紧闭的校园体育场地,如今向市民敞开怀抱,使古城开封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根据试点经验,市教体局制订了全省首个《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免费面向社会开放工作指南》,对场地设施条件、开放时间、健全制度保障、入校健身事项、信息发布、监督落实等作出详细说明,完善开放体制机制,让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有规可依,将这件惠民实事办得更实、更细、更好。校园体育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引发市民好评如潮,河南日报官方微博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河南日报客户端、河南省政府网站等也纷纷转发相关报道。

  开放校园体育场地,是我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激活学校体育设施使用功能、推动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一项务实举措,缓解了社会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对进一步满足群众运动健身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4月9日,中国围棋协会发布《中国围棋协会关于2021年授予“全国围棋之乡”称号地区的公示》,开封与其他13个地区上榜。2021年7月28日,中国围棋协会正式函复:开封市符合各项标准,经公示被授予“全国围棋之乡”称号,为开封再添闪亮城市名片。“全国围棋之乡”是中国围棋协会为鼓励、促进围棋发展较好地区,实现政府履行相关职责的功能性称谓,授予对象主要为县、地级开展围棋活动较好并具有特色的地区,具有先进性、群众性和乡土性的特点。开封围棋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群众基础广泛,曾涌现出刘小光、王檄等多位著名国手。近年来,开封大力实施“一动一静”体育强市战略,在“静”上,开封将围棋作为重要体育名片,以围棋赛事活动为抓手,深入挖掘围棋文化,广泛开展“市长杯”少儿围棋赛、“围棋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比赛培训活动,19所学校被授予“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称号。同时,开封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围棋论坛、全国围棋师资培训基地授牌等系列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围棋文化氛围。

  “全国围棋之乡”花落开封,可谓实至名归。必将大大促进我市围棋运动高质量发展,让这项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智力运动项目在古城开封重焕光彩。

  在2021年9月举行的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市输送的29名运动员参加足球、田径、自行车等12个大项、24个小项比赛,获得1金5铜的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参赛人数均创开封历史之最。

  女足运动员王莹坚守8年,勇夺全运会女足冠军;开封体校输送的胡浩然以82.14米的成绩夺得标枪项目铜牌,还获得了全国第十四届会男子大学乙组标枪冠军;侯青霞获得中国式摔跤第五名;马瞳获得跳水第七名;肖晨明获得跆拳道第五名;冉文艺获得田径4×100米第六名;刘琦获得自行车竞速赛第六名、争先赛第三名、凯林赛第四名;陈思、申欣欣获得50公里团体第六名。开封运动健儿在全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为我省赢得了荣誉,为开封更加出彩作出了贡献。

  在2021年度河南省锦标赛中,我市共获得金牌69枚、银牌46枚、铜牌69枚。集体项目排球男子甲组连续3年获得冠军。我市代表团还获得3个体育道德风尚奖、3个团体第一名、两个团体第二名、两个团体第三名。在2021年12月22日落幕的2021年全国跆拳道精英赛上,开封选手肖晨鸣以一战未失的战绩摘得男子63公斤以下级桂冠,为河南省夺得该项赛事唯一一枚金牌。

  市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体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创新改革举措、夯实发展基础,全系统上下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我市竞技体育成绩不断刷新,好苗子不断涌现。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体育战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广大群众体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涌现出一大批干事创业、实绩过硬的先进典型。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表彰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开封市教体局群体科等7家单位以及娄和彦等5人受到表彰。

  我市被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的单位有:开封市教育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祥符区教育体育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体育局、龙亭区教育体育局、顺河回族区教育体育局和通许县教育体育局以及开封市第七中学。娄和彦、魏永亮、李士平、朱永刚、张凯5人被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这是开封体育战线获得的国家级荣誉,也是开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体育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才有了开封体育事业蓬勃的发展和辉煌的成绩。

  2021年4月18日上午,2021郑开马拉松赛在郑东新区郑开大道白沙服务区激情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9000名跑友一起跑进春天,其中全程马拉松12000人、半程马拉松13000人、开封小马拉松14000人。2021郑开马拉松赛以“双城有爱 一生一世”为主题,旨在展示郑州、开封两座中原名城之间的深厚渊源,传递历经14载的郑开马拉松赛与跑友们之间的浓浓情谊。2021郑开马拉松赛是经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河南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开马拉松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3届马拉松赛事,成为河南极具特色的一张名片。此外,郑开马拉松在2021年获评“国际田联标牌赛事”称号,实现赛事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跨越。经过激烈角逐,周波以2小时20分51秒的净成绩成为本届郑开马拉松赛男子全程组冠军,李淑云以净成绩2小时51分48秒的成绩获得全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

  2020年因疫情停摆的郑开马拉松赛,2021年激情开跑,引发万众瞩目。本届郑开马拉松赛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以及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等的有效融合,成为展示中原形象、创新群众运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渠道。

  2021年教师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公布一系列推进我市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其中就有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具体举措。包括今后每年全市新增100处全民健身工程,3年内新建足球、篮球场地各120块,到2025年建成“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1块足球场地。“十四五”规划期间,各县(含祥符区)计划建成“两场三馆”(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馆),市体育中心预计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我市加快投资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共建成全民健身工程120处,完成维修、更新健身器材312件,城区新增足球场地10处,新增室外智慧健身房1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年初的人均1.71平方米上升为2.31平方米,增长了35%;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更多居民享受到了“15分钟健身圈”的便利,在家门口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感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快乐。

  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出台,对河南体育强省建设作出中长期规划,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打造“15分钟健身圈”。在这项工作上,开封及早谋划、提前发力,走在了全省前列。很多公共体育场所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不仅增强了群众健身频次,也让文化生活更丰富。

  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子系统的健康,是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正常的前提。

  现代化设施农业让鲜花花期精准可控,完善的冷链物流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48小时内就能收到从植株上新鲜切取的花束……科技进步让鲜花产业焕然一新。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世界首颗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的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经过4次变轨后,日前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成功展开,完成了卫星入轨初期飞控试验主要工作。随着该卫星的“上岗”,我国以卫星遥感、通信、导航为主体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

  对许多人而言,数字化虽然已不再是新名词,但农业数字化却仍是一件新鲜事。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矮脉冲族群的发现为解决脉冲星辐射难题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对揭示脉冲星磁层物理及其极端等离子体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德国汉堡大学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首次让所谓的量子点内的电子配对。

  博物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关注人类对自然的观察、认知和利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被英国人罗伯特·赫胥黎誉为“第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走过中世纪的沉寂,博物学在文艺复兴重拾对自然的兴趣中迎来“新生”。

  如今,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化,除了结合人们较为熟知的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研究手段,应用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也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为探索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

  随着产业加快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新能源设备将面临批量退役问题。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是风电、光伏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最后一环。

  短视频直播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时代就业的“倍增效应”。

  糖是人类生命活动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质,也是工业生物制造的关键原材料。

  以往,大部分秸秆被视作废物,或丢弃,或焚烧。把“废物”转变成可利用资源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研究人员总结称,人们现在可以“瞄准”血小板的效用,抵消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

  这艘船由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国产化率有望达到70%以上,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国产化率最高的大型LNG运输船。

  当阿根廷政府限制小麦出口并警告人们待在家里时,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登陆了Zoom在线会议软件——他们是“世界天气归因”(WWA)小组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