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教育资讯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中国公共教育体系中的人工智能介绍
发布时间:2024-02-12 00:52:00

  BG大游原标题:教育资讯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中国公共教育体系中的人工智能教育介绍

  2024年1月30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引发世界广泛关注。海外相关媒体、院校官网、学术期刊、专家学者等进行了跟进报道,分享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成果。

  中国的公共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教育体系,共有2.82亿名学生和 1700多万名教师,分布在约53万所学校(不包括课外教育机构)。中国的教育系统主要由教育部负责宏观规划、课程标准、政策指导和预算分配,私营部门的参与相对较少。教育部下设省级教育厅和市/县级教育局,负责将中央制定的总体指导方针本地化并付诸实施。

  在中国,人们通常所说的 基础教育 是指由国家资助的九年制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从1949年20%的识字率开始,公立学校的入学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改革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赶上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2019年小学净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94% 和102.6%,2018年识字率达到97%。2001年,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推出,教育系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政策将课程管理方面的政策决定权下放,以鼓励地方一级的灵活性和基于需求的多样化。

  尽管中国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差距仍然是中国教育系统的一个障碍。就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教育而言,如编码、机器人和Al等,中国各地互联网普及率仍然存在差距--城市地区近80%,而农村地区仅为59%——这一直是教育面临的挑战。确保农村和流动儿童(来自临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村家庭的儿童)的教育平等仍然是教育部的首要任务之一。

  人工智能教学是中国K-12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中较新增加的内容。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作为中国力争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指导性文件。该计划的关键领域之一是通过推广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和使用。该计划特别提出 “在小学和中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以及“建设和改善人工智能公共教育基础设施”BG大游BG大游。继这一全国性政策之后,2018年4月,教育部又起草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将“建设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多层次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列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一项重要政策行动。教育部同期发布的另一份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充实信息技术课程,增加A1和编码内容,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落实这些政策,教育部于2018年9月启动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计划,与市级科学院、学校和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合作,为K-12年级学生设计顶级人工智能课程。该计划提供了向学校分发AI教学设备的计划以及课程规划指导。根据2022 年秋季学期全面实施的最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人工智能初级概念”将成为高中六个选修或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规定,学生应基本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核心算法”,熟悉“使用开源框架的人工智能基本应用”,以及“智能社会中的伦理和安全挑战”。

  被选中开展人工智能课程试点的城市和学校在课程设计和教材选择上被赋予了相当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情况一样,教育部鼓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编写和采用适合当地情况和学校课程表的教科书”。自2018年以来,已有多个版本的人工智能教科书面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教科书由教育专家与Al行业从业者合作编写,它们之间的区别通常在于目标受众、内容重点以及与更广泛的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性。

  中国在K-12阶段成功融入人工智能教育可归因于几个因素。中国政府将国内人工智能的研究BG大游、应用和创新视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为此,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库和人才梯队至关重要。尽管教育部已从“直接控制教育系统转向宏观监控教育系统”,但在国家广泛的教育议程制定和决策过程中,教育部仍拥有单方面的权力。虽然教育部在制定总体框架和提供启动资金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些由中央指导的举措很快就由实践者在地方一级实施。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承诺支持下,K-12阶段的Al教育吸引了私营部门利益相关者的兴趣,并在市场上引起了热议。

  人工智能教学还得益于中国AI行业本身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几十年来许多现有学校与行业合作开展IT教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中国的“Z世代”(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出生)成长于中国经济扩张和现代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他们从出生起就接触到了数字技术。甚至在人工智能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之前,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已经通过互联网、电视和印刷媒体接触到了人工智能。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熟悉和兴趣是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基础。

  此外,当今中国对Al和其他新兴数字技术的应用可能超过其他大多数人工智能大国BG大游。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公众,都更容易接受尝试和安装他们认为能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与便利性的新技术。因此,不仅在信息技术和科学领域,而且在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已经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来学习和实践人工智能技术BG大游。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创新技术在学生和家长眼中被视为有前途的职业,因此在早期教育阶段很有吸引力。

  反观中国目前的公立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最突出的薄弱环节是缺乏明确、系统的教学标准。例如,现有的人工智能课程和教科书在内容安排和日常教学方法上通常各不相同,其中一些可能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与数学知识水平,也可能无法为学生在中学后阶段的深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另一个限制因素在于,这一相对较新的学科缺乏合格的、有经验的教师——只有35.2%的受访教师(其中大部分在较先进的沿海地区示范学校工作,这些学校通常首先推出试点项目)有一定的人工智能相关教学经验。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还表示对自己教授人工智能课程的资格缺乏信心。

  迄今为止,大多数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学校都没有建立专门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而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实验室,而这些实验室的设备往往不足以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获取信息技术和科技资源方面仍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目前,人工智能教育更多地是发达地区和率先推出试点课程的学校的特权,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地区差距和数字鸿沟问题。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与普通公立学校的67.3%相比,示范学校85.2%的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了解,而农村人口的这一数字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对于教育部、学校及其合作伙伴来说,弥合与学习有关的差距,尤其是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资源,使儿童在学习人工智能教育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